什麼是無人搬運車?
什麼是無人搬運車?
AGV無人搬運車 / AMR搬運機器人 為可依預定路徑或程式行進的無人載具,又稱為自動導引車、自走車、自主移動機器人、自動搬運車、搬運機器人或自走車。導入無人搬運車系統已成為企業提升生產效率不可或缺的自動化設備,讓人員專注於生產作業,節省不必要的搬運作業,讓無人搬運車24小時隨時為企業搬運,透過導入無人搬運車(AGV)或搬運機器人(AMR),再造生產流程及物流規劃,邁向智能工廠。
元創智動提供無人搬運車整合應用解決方案,台灣自主研發及製造的無人搬運車,以三重定位輔助技術的雷射導引AMR ,一舉解決工廠內定位精準度不夠的問題,更提供整合軟體、硬體、機構及客製應用的一站式服務,目前已研發出12大應用模組可搭配組合,包含遠端IoT控制、任務最佳化、格位智能偵測、交通管制系統、人機協作系統、效益分析系統等等, 亦提供多元充電方式, 我們擁有豐富的實際導入經驗, 讓客戶少走冤枉路,真正解決客戶問題。
無人搬運車 AGV vs. AMR
產品分類 | 無軌式無人搬運車AMR | 有軌式無人搬運車AGV |
英文簡稱 | Autonomous Mobile Robot | Automated Guided Vehicle |
主要導引 | 雷射導引 | 磁帶導引 |
額定速度 | Max 60公尺/分鐘 | Max 30公尺/分鐘 |
產品簡述 | 由 無人搬運車AMR 發射出雷射光並照射在固定於廠區內的反光定位點,藉由反射回來的雷射光,會以三角測量學的方式去計算並與事先儲存的地圖做比較,來得知 無人搬運車AMR 的當前位置。 | 就是利用貼附於地面的磁帶(通常是N極朝上),利用磁力場型與磁感器(Hall sensor)陣列間的相對位置,以數位或類比的訊號,回傳控制器,藉此計算馬達輸出動力參數,持續修正無人搬運車AGV姿態,來達到循跡導引的效果 |
路線簡述 | 隱形的固定路線,因此不會有自行亂走的問題 | 有形的固定路線(磁帶) |
輔助導引 |
反光片/ 慣性導航/磁帶 (元創自有技術)
|
無 |
建置費用 | 較高 | 較低 |
產品優點 | 不須在地面貼附導引特徵,若需更改路線較方便 | AGV到站對位快速且精度高,有利物流交換機制應用 |
產品缺點 | 價格較高 | 需要在地面貼磁帶,若須變換路線,須再重新施工 |
認識無人搬運車 AGV/AMR
雷射導引型AMR無軌式搬運機器人,三重定位技術,不亂走無軌式搬運機器人,不用鋪設磁帶,特別適合使用在場地多變的環境,無軌式搬運機器人走自己的隱形路徑,不會亂亂走,台灣自製研發,整合三重定位技術,讓定位更精準。 |
![]() |
磁帶導引型AGV有軌式無人搬運車,導入費用較低,好實用有軌式搬運機器人,需要鋪設磁帶,定位最精準且導入成本也較低,因為有磁帶也適合目視管理,搭配各種無人搬運應用,有效解決問題,真正協助企業轉型智慧工廠。
|
![]() |
AGV無人搬運車的導引技術有那些?
所以,若將人力運用在搬運上,則是相當顯而易見的浪費。因此,伴隨工業4.0的改革浪潮,越來越多的企業生產現場,開始逐步導入AGV,冀藉無人搬運車(自走車)的導入,讓人員可以更聚焦在核心生產作業上,從而脫離TPS七大浪費,提升效率,增加產能。
然而,AGV雖名為無人搬運車或自走車,其行走在產線間,仍需要有所依循,才能依照規劃的路線,將物料或箱件送往指定站點。這個所謂的「依循」,除了無人搬運車系統與路線規劃邏輯之外,最根源的要點就是導引方式的區別。
市場上的AGV無人搬運車種類繁多,按其導引方式區分,常見的分別包括「磁帶導引」、「雷射導引」、「QR Code導引」、「視覺導引」、「色帶導引」、「微波導引」、「超音波導引」、「慣性導引」及「電磁導引」等九大類。
隨著AGV無人搬運車系統在市場實際應用彈性與導入成本的持續考驗,目前較為廣泛應用在工業生產現場的,則主要是「磁帶導引」、「雷射導引」、「QR Code導引」等三類。我們現在就來認識一下這三大導引方式的技術內涵與優缺點吧~
一、「磁帶導引」
就是利用貼附於地面的磁帶(通常是N極朝上),利用磁力場型與磁感器(Hall sensor)陣列間的相對位置,以數位或類比的訊號,回傳控制器,藉此計算馬達輸出動力參數,持續修正AGV姿態,來達到循跡導引的效果。
優點:導入成本最低,AGV到站對位快速且精度高,有利物流交換機制應用。
缺點:需要在地面貼磁帶,軌道出現障礙物只能停止報警,無法自動繞開。
適用場域:廠房內的工作站間物流轉移需求
二、「雷射導引」
大陸稱「激光導引」(所以看到這個詞時,不用懷疑,那是從大陸引進的AGV),就是用高速旋轉掃描的方式,利用雷射光束打到物體的反射時間,同時採集開關量與數據量,並藉以描繪AGV與周遭環境的相對位置與姿態,從而達到導航與避障的效果。
優點:不須在地面貼附導引特徵,遇障礙物會自行繞開。
缺點:導入成本極高,精度低,無法辨識透明物件(如玻璃門或壓克力箱)與細長物(如桌腳或台車角),易受太陽光或其他強光干擾,需在周遭牆壁或結構體貼附大量專用反光片作為特徵點補償誤差。
適用場域:不須精準對位移載的搬運需求,或是直接與人協作,由人員自行上下與件的應用場景。
三、「QR Code導引」
也就是二維碼導引,在地面上以棋盤式的布局,在每一格的地面正中央貼附二維陣列標籤,依據資訊載量的不同,QR陣列有2X2、3X3、4X4三種常見類型,AGV底部會有掃讀機,藉由讀取QR陣列的不同方向性,來判斷AGV本身與整個棋盤空間的相對位置與姿態,一格一格地在棋盤上移載。
優點:定位精確,棋盤式布局便於即時控制與變換路徑。
缺點:導入成本不低,QR需要經常性維護(破損或髒汙均會有影響),每一張貼紙偏差精度須在1mm以內,對地面平整度要求極高。遇到障礙也只能報警,不會自動轉繞。
適用場域:通常搭配頂舉式機構,運用在大型無人倉儲空間,其中尤以物流中心最為適用,但須能控制落塵量或經常清掃,否則厚積灰塵亦會影響QR讀取。
無人搬運車的特徵點辨識類型有那些呢?